西昌市河西中学 微信小程序 面向校友功能
微信扫码进入西昌市河西中学


西昌市河西中学 电子校友卡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申请并激活电子校友卡,方便校友身份验证及享受校园服务,例如进出校园、使用校园设施等。电子校友卡是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可以通过小程序展示。
预约访校 校友可以在线预约返校,通过填写返校申请并选择访问日期、时间段等详细信息,方便学校提前安排接待。预约审批通过后,校友可按照计划返校。
校友动态 校友可以通过校友动态板块,了解其他校友的最新消息和动态。这个功能可以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校友可以分享个人近况、职业发展或对母校的祝福。
爱心捐赠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向母校进行爱心捐赠,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教育项目、学生奖学金等。捐赠流程简单便捷,校友可以自由选择捐赠金额和项目。
留言本 校友可以在留言本中给母校留言,表达对学校的祝愿或提出建议,增强校友和母校之间的互动。学校也可以查看并回复这些留言,促进情感交流。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展示是一个展示校友个人成就的平台,校友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简介、荣誉奖项、事业发展等信息,展示在母校平台上,增强校友之间的互动和荣誉感。
西昌市河西中学微信小程序 面向学校功能

校友审批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对申请电子校友卡或预约返校的校友进行身份和资料审核,确保申请人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以保障校园安全和校友体验。
预约审批 学校可以对校友的返校预约申请进行审核,评估是否符合返校要求并根据校园日程安排批准或拒绝返校申请。通过审批后,校友可在指定时间返校。
预约放行 学校安保人员可以在校友返校当天,通过小程序进行预约信息的核验和放行操作。通过扫描校友电子校友卡或预约信息,确保校园进出的安全管理。
学校动态宣传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最新的校园新闻、活动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向校友及在校师生传递学校动态,保持校友对母校的关注和了解。
西昌市河西中学 学校介绍

西昌市河西中学,坐落于安宁河西岸,佑君镇文化路之畔,乃一方书声琅琅之地。自1945年何际虞、许鹤生、谢若山等贤士筹谋兴学,至1946年春正式开学,岁月荏苒,弦歌不辍,已逾七十余载。昔时,校址设于南华宫,今则佑君中心校高级部,古木参天,文脉绵延。 河西中学初名西盐联立河西初级中学,旨在解决安宁河两岸学子求学之难,彼时安宁河阻隔,风雨兼程,求学之路艰辛异常。幸有地方人士仁心义举,集资募捐,终成此学府。1952年,因校舍破旧,河西中学暂歇,然志士仁人心系教育,1958年复校,校址迁至河西街新场口,三座古庙明王宫、三义宫、川主庙焕然一新,化为育人之所。 岁月悠悠,学校几经变迁,1976年改名为西昌县河西中学,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招收高中班,至1982年高中班停招。1986年撤县并市,更名为西昌市河西中学。1997年始,为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增设民族初中班,彝族学生纷至沓来,共沐书香。 学校占地14724平方米,校舍多由古庙改建,古朴典雅,颇具风韵。1987年至1996年间,多次修缮扩建,新建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公寓、办公楼等,总面积达7346平方米,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昔日危房,今已焕然一新,学子们得以安心求学。 河西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26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66人。学校注重师德建设,1976年成立中共河西中学支部,1984年成立共青团河西中学委员会,现有教职工、学生支部共11个,共青团员130余人。 学校校风严谨,教风纯正,学风浓厚,以“励志笃行,博学善思”为校训,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全市教学质量检测中,河西中学屡获佳绩,尤以中长跑项目著称,多次在县(市)、州乃至省级比赛中为校为市为州争光添彩。 昔日荒山,今已桃李满园。1962年,郭亦锦校长带领师生开垦红毛山,种植果树,养牛养羊,自力更生。虽历经波折,但学校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1974年,学校再次获得13亩河滩地,种植桑树,虽遭洪水侵袭,仍留6.4亩绿意盎然。 河西中学,不仅是一方育人的净土,更是文化传承的摇篮。在这里,古风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重。学校积极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岁月如歌,河西中学将继续秉承先贤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愿此学府,桃李满天下,英才辈出,续写辉煌篇章。
开通状态:西昌市河西中学暂未开通,微信扫码可体验部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