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微信小程序 面向校友功能
微信扫码进入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电子校友卡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申请并激活电子校友卡,方便校友身份验证及享受校园服务,例如进出校园、使用校园设施等。电子校友卡是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可以通过小程序展示。
预约访校 校友可以在线预约返校,通过填写返校申请并选择访问日期、时间段等详细信息,方便学校提前安排接待。预约审批通过后,校友可按照计划返校。
校友动态 校友可以通过校友动态板块,了解其他校友的最新消息和动态。这个功能可以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校友可以分享个人近况、职业发展或对母校的祝福。
爱心捐赠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向母校进行爱心捐赠,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教育项目、学生奖学金等。捐赠流程简单便捷,校友可以自由选择捐赠金额和项目。
留言本 校友可以在留言本中给母校留言,表达对学校的祝愿或提出建议,增强校友和母校之间的互动。学校也可以查看并回复这些留言,促进情感交流。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展示是一个展示校友个人成就的平台,校友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简介、荣誉奖项、事业发展等信息,展示在母校平台上,增强校友之间的互动和荣誉感。
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微信小程序 面向学校功能

校友审批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对申请电子校友卡或预约返校的校友进行身份和资料审核,确保申请人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以保障校园安全和校友体验。
预约审批 学校可以对校友的返校预约申请进行审核,评估是否符合返校要求并根据校园日程安排批准或拒绝返校申请。通过审批后,校友可在指定时间返校。
预约放行 学校安保人员可以在校友返校当天,通过小程序进行预约信息的核验和放行操作。通过扫描校友电子校友卡或预约信息,确保校园进出的安全管理。
学校动态宣传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最新的校园新闻、活动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向校友及在校师生传递学校动态,保持校友对母校的关注和了解。
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学校介绍

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立于1990年之秋,位于大埔县城黎家坪侨中路。此地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学校之创办,恰如清风拂柳,为这方土地添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校园之内,古木参天,绿草如茵,四季花开不败,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六层之高的“畹香教学大楼”巍然矗立,气势宏伟的校门迎接着每一位学子,而“永芳礼堂”则以其壮观的外形成为校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此外,“廖梅林图书馆”更是藏书丰富,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学习天地。这些设施的建设,皆得益于海外侨胞的慷慨解囊,尤其是萧畹香先生、姚美良先生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地侨胞的大力支持,使得学校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全县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27442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1000平方米,宽敞的校园布局合理,视野开阔。自创办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制度+情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勤、严、细、实”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奋、拼搏”的学风。正如《诗经·小雅》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品德修养与全面发展,力求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现代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岁月荏苒,桃李年年,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在学术与艺术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全校教职工受到各级表彰者达105人次,学生受县级以上单位表彰及竞赛获奖者共计238人次。学校还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如2001年县文艺汇演中的《山路十八弯》节目荣获二等奖,2004年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团体勇夺第一。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校秉持着这一校训,不断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4月,在梅州市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2003年11月,则以“建设校园文化创造育人环境”为题,在县中学校长会议上分享了宝贵经验。学校先后被评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法制宣传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2007年正式成为省级绿色学校。 未来,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致力于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正如古人所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位学子都将成长为明日之星,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开通状态: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暂未开通,微信扫码可体验部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