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 微信小程序 面向校友功能
微信扫码进入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


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 电子校友卡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申请并激活电子校友卡,方便校友身份验证及享受校园服务,例如进出校园、使用校园设施等。电子校友卡是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可以通过小程序展示。
预约访校 校友可以在线预约返校,通过填写返校申请并选择访问日期、时间段等详细信息,方便学校提前安排接待。预约审批通过后,校友可按照计划返校。
校友动态 校友可以通过校友动态板块,了解其他校友的最新消息和动态。这个功能可以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校友可以分享个人近况、职业发展或对母校的祝福。
爱心捐赠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向母校进行爱心捐赠,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教育项目、学生奖学金等。捐赠流程简单便捷,校友可以自由选择捐赠金额和项目。
留言本 校友可以在留言本中给母校留言,表达对学校的祝愿或提出建议,增强校友和母校之间的互动。学校也可以查看并回复这些留言,促进情感交流。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展示是一个展示校友个人成就的平台,校友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简介、荣誉奖项、事业发展等信息,展示在母校平台上,增强校友之间的互动和荣誉感。
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微信小程序 面向学校功能

校友审批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对申请电子校友卡或预约返校的校友进行身份和资料审核,确保申请人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以保障校园安全和校友体验。
预约审批 学校可以对校友的返校预约申请进行审核,评估是否符合返校要求并根据校园日程安排批准或拒绝返校申请。通过审批后,校友可在指定时间返校。
预约放行 学校安保人员可以在校友返校当天,通过小程序进行预约信息的核验和放行操作。通过扫描校友电子校友卡或预约信息,确保校园进出的安全管理。
学校动态宣传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最新的校园新闻、活动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向校友及在校师生传递学校动态,保持校友对母校的关注和了解。
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 学校介绍

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位于涟水河畔,风景秀丽之地,人杰地灵之所。学校前身乃聂氏宗祠,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清之际,岁月悠悠,书香绵延。至20世纪50年代,宗祠改建为渡头塘完小,六十年代又更名为渡头塘中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2007年正式更名渡头塘镇中心学校,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且具备优良学习生活条件的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达1076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91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近35平方米。校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青砖灰瓦间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四季更迭,春花烂漫、夏草葱郁、秋叶金黄、冬雪皑皑,四季之景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漫步于校园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自然之美。 学校设施齐全,拥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宽敞的运动场地。图书室藏书丰富,共计18700册,生均35册,各类理化生实验仪器一应俱全,总价达58.2万元。此外,学校还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总投资超过30万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教师8人,中级职称教师30人,全体教师均符合任职资格。 自1995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科合格率高达95%,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优秀率超过38%。教师们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表现出色,还在教研教改和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青年诗人”聂江平老师的多篇作品在《诗刊》、《湖南文学》、《湖南日报》等知名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荣获全国奖项;龙国祥老师和严华方老师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 学校秉承“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校训,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正如《礼记·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将每一位学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望未来,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愿此地学子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海,终成波澜壮阔之势;愿此地教师如春蚕吐丝,默默耕耘,桃李满天下。
开通状态: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暂未开通,微信扫码可体验部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