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 微信小程序 面向校友功能
微信扫码进入运城学院


运城学院 电子校友卡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申请并激活电子校友卡,方便校友身份验证及享受校园服务,例如进出校园、使用校园设施等。电子校友卡是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可以通过小程序展示。
预约访校 校友可以在线预约返校,通过填写返校申请并选择访问日期、时间段等详细信息,方便学校提前安排接待。预约审批通过后,校友可按照计划返校。
校友动态 校友可以通过校友动态板块,了解其他校友的最新消息和动态。这个功能可以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校友可以分享个人近况、职业发展或对母校的祝福。
爱心捐赠 校友可以通过小程序向母校进行爱心捐赠,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教育项目、学生奖学金等。捐赠流程简单便捷,校友可以自由选择捐赠金额和项目。
留言本 校友可以在留言本中给母校留言,表达对学校的祝愿或提出建议,增强校友和母校之间的互动。学校也可以查看并回复这些留言,促进情感交流。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展示是一个展示校友个人成就的平台,校友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简介、荣誉奖项、事业发展等信息,展示在母校平台上,增强校友之间的互动和荣誉感。
运城学院微信小程序 面向学校功能

校友审批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对申请电子校友卡或预约返校的校友进行身份和资料审核,确保申请人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以保障校园安全和校友体验。
预约审批 学校可以对校友的返校预约申请进行审核,评估是否符合返校要求并根据校园日程安排批准或拒绝返校申请。通过审批后,校友可在指定时间返校。
预约放行 学校安保人员可以在校友返校当天,通过小程序进行预约信息的核验和放行操作。通过扫描校友电子校友卡或预约信息,确保校园进出的安全管理。
学校动态宣传 学校管理方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最新的校园新闻、活动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向校友及在校师生传递学校动态,保持校友对母校的关注和了解。
运城学院 学校介绍

运城学院,巍然矗立于中华文明之源——山西运城,犹如一幅古雅的画卷,缓缓展开其千年的风华。此地,古称河东,乃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运城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78年,彼时名为运城师范专科学校,历经岁月洗礼,终在1989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与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运城学院,开启了新的篇章。 步入校园,古木参天,碧草如茵,一派宁静致远的景象。校园占地3089亩,建筑面积达60.34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设施齐全。校内建筑多采用传统中式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砖一瓦间都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四季更迭,春花烂漫,夏草葱郁,秋叶金黄,冬雪皑皑,四季各有千秋,美不胜收。正如古人云:“独乐山水,何须远行。” 运城学院不仅环境优美,更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高等学府。学校设有17个教学科研单位,涵盖10大学科门类,共计51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无不彰显其实力与成就。学校秉持“立德有为”的校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运城学院现有教职工1296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83人,高级职称教师3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0人。学校还拥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他们潜心教学,诲人不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心血。 学术研究方面,运城学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教师承担了众多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重点项目。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运城学院还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与多家行业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展望未来,运城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有为”的校训,遵循“一个方向,两手抓”办学治校总方略,坚持“三步跨越、四方针”改革发展新理念,坚持“五个布局、六计划”贯彻落实新举措,突出河东文化特色,重点发展理工产教融合和特色师范教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不懈奋斗。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运城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开通状态:运城学院暂未开通,微信扫码可体验部分功能!
